护理健康科普系列
关于吞咽障碍的那些事儿
俗话说,“民以食为天”。从日常三餐到节日盛宴,吃饭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。但是有一部分人或因疾病的困扰,无法享受品尝美食的快乐,甚至于不能解决自己的“温饱”,让我们来看一看这是怎么回事呢?
吞咽是食物经咀嚼而形成的食团由口腔运送入胃的动作或整个过程。正常吞咽是一个流畅、协调过程,是食物经咀嚼而形成的食团由口腔运送入胃的动作或整个过程。这一过程通常只需要几秒钟,它是一系列连续的反射动作,是由于食团相继刺激了软腭、咽部和食道等处的感受器,传入冲动通过延髓中枢,再向咽、喉、食道等处发出传出冲动而引起的。当食团到达食道下端时,贲门舒张,食团便进入胃中。
吞咽障碍是指由于下颌、双唇、舌、软腭、咽 喉、食管口括约肌或食管的结构和/或功能受损,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正常送到胃内的一种临床表现。
1.吞咽障碍分为:器质性吞咽障碍、功能性吞咽障碍。
①器质性吞咽障碍:吞咽器官相关的解剖结构异常改变引发进食通道异 常出现的吞咽问题。主要是由于口、咽、喉、食管等解 剖结构异常,吞咽通道及邻近器官的炎症、肿瘤、外伤 等。
②功能性吞咽障碍:参与进食活动的吞咽肌暂时失去神经控制而出现吞咽肌、骨骼肌运动不协调导致的吞咽问题。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、颅神经病变、神经肌肉接头疾病、肌肉疾病、年老体弱、痴呆等。
2.吞咽障碍的分期:
①认知期:认识摄取食物的硬度、一口量、温度、味道,进而决定进食速度和食量。
②准备期:摄入食物至完成咀嚼的过程。
③口腔期:将食物送至咽部的过程。
④咽期:吞咽的启动标志着吞咽反射开始,吞咽反射一旦开始,就会继续,直到全部动作完成。
⑤食管期:食团通过食管上1/3处平滑肌和横纹肌收缩产生的蠕动波,以及食管下2/3平滑肌收缩送入胃内,该期不受吞咽中枢控制。
那吞咽障碍的一些临床表现是怎样的呢?
常见的高危人群:身体虚弱的老年人、脑卒中患者、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、脑瘫儿童、头颈部肿瘤患者等。吞咽障碍增加多种并发症的风险,如脱水。营养不良、吸入性肺炎,严重者引起死亡,因此推荐入院后尽早进行吞咽筛查,以预防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风险。
Copyright © 2007-2020 版权所有 江苏民政康复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[苏ICP备12010520号-1]
医院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福建路20号
联系电话:025-68202850 68202851 邮箱:jsmzkfyy@126.com